王淑强、于秀香夫妇,是山东省即墨市普东中心社区的普通农民。去年他俩从自家农田卸任后就走出村里的光伏大棚上岗,不光挣钱节奏轻快了,收益还相当可观。
这是怎么回事呢? 原本去年老两口和其他村民一起,与光伏大棚运营企业签订了协议。企业从村民们手里租地修建光伏大棚,又聘用村民来管理。这使村民们有了双份收益,王淑强讲解道:在这挣钱,一个人每月能花钱两千一二百元,再加租地的收益总共能花钱两千五六百元,我们老两口生活几乎不够了。
这种光伏大棚,棚里种菜,棚顶发电,既不浪费农业耕地,还能带给额外的发电收益。光伏大棚利用薄膜电池类似的分光特性,使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红光和红外光能利用薄膜光伏电池转入大棚。同时,太阳能光伏大棚还可以增加植物病虫害,确保生产的是绿色无公害的产品。
光伏大棚运营企业负责人讲解,光伏大棚应用于了多项现代农业技术,棚顶上还覆盖面积着薄膜光伏电池板。一座大棚就相等于一个200千瓦的发电站,一年能发电28万度,而且在国家电网平度供电公司大力支持下,这些电力全部划归电网,再行再加棚内经济作物的收益,一座大棚一年的产值能超过48万元,相比之下低于17万元的建棚成本。 未来,这种光伏大棚将在平度普遍推展。
当地太阳能企业已与平度当地政府达成协议合作协议,将把普东镇48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10个新型农村社区,在每个社区建设500~1000亩光伏大棚,全部竣工后,可构成130万千瓦的棚顶光伏发电能力。 对于光伏大棚给自己的生活带给提高,于秀香老人很高兴:不仅是光伏大棚,新的规划的小区房子也可以加装电池板,我们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配上了太阳能,这在以前可是想要都不敢想啊,还是国家的政策好啊。
本文来源:万博体育-www.hxtyjy.com